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混响场检测

混响场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24 06:14:46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混响场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混响场检测概述

混响场检测是声学测量领域的重要环节,主要用于评估封闭空间内声波反射形成的混响场特性。混响场是指声源停止发声后,声波在房间内经过多次反射形成的稳定声场状态,其特性直接影响语音清晰度、音乐表现力以及建筑声学设计的合理性。该检测广泛应用于影剧院、录音棚、会议室、教室等场所的声学性能评估,同时也是电声设备(如扬声器、麦克风)性能测试的基础环境。通过科学规范的混响场检测,可为空间声学改造、噪声控制及设备优化提供数据支撑。

检测项目

混响场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:
1. 混响时间(RT60)测量: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时间
2. 声场均匀性分析:空间内不同位置的声压级差异
3. 背景噪声水平检测
4. 频率响应特性测试(125Hz-8kHz)
5. 早期衰减时间(EDT)测定
6. 明晰度(C50/C80)计算
这些参数共同反映混响场的时域、频域特性及声能分布规律。

检测仪器

标准检测系统通常包含:
• 精密声级计(1级精度,符合IEC 61672标准)
• 全向性声源(十二面体扬声器系统)
• 功率放大器和白噪声/粉红噪声发生器
• 脉冲响应测量系统(MLS或ESS信号源)
• 三维麦克风阵列(空间声场采样)
• 专业声学分析软件(如EASERA、Dirac)
仪器需定期进行计量校准,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性。

检测方法

现行主流检测方法包括:
1. 中断声源法:测量声源切断后的声压级衰减曲线
2. 脉冲响应积分法:通过反向积分法计算混响时间
3. 最大长度序列法(MLS):利用伪随机信号提高信噪比
4. 指数正弦扫频法(ESS):实现宽频带激励与高精度测量
测试时需满足声源-接收点间距≥3倍临界距离,避免近场效应影响。

检测标准

主要遵循以下国际及国家标准:
• ISO 3382《建筑声学-房间声学参数的测量》
• GB/T 50076《室内混响时间测量规范》
• ANSI S12.60《教室声学性能标准》
• IEC 60268-16《电声系统设备测量规范》
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测量条件、仪器精度、布点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,要求混响时间测量的频率分辨率至少达到1/3倍频程,空间采样点不少于6个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